冰雪山水画的大家,果然名不虚传!沈爱权的山水冰雪情怀 -ag电子
2018-12-18 15:56 184
内容摘要: ...
坚持梦想成就自己
沈爱权,号墨奴,60年生。自幼酷爱书法、美术,潜心临习前贤碑帖,上溯篆隶,下承颜、柳、欧等,尤为喜爱当代书法大家赵普先生的隶书,并拜他为师。200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法楷书法导师高研班毕业。2006年年初圆儿时的梦,拜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院长赵春秋教授为师,苦研冰雪山水画技法。收获颇丰。在宋庄时参加过新加坡、马来西亚联谊展出,部分作品被收藏。现为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汽车产业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酒业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华硬笔书画家协会会员;冰雪山水艺术研究院特约画家;北京水墨丹青特约画家。
深深的冰雪情怀
沈爱权出身在湖南常德农村,童年时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每天放牛,坐在牛背上开心的玩耍,他对画画的爱恋大约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儿时的冬天,漫天大雪,和北方的白山黑水有点相似,沈爱权天生对白雪情有独钟,那时他回家后经常用简陋的笔纸涂鸦,总想把那美丽的雪景画出来。读初中时,偶然看到杂志上刊登的明、清画家的冰雪山水画,激动不已,受到极大震撼——原来冰雪山水可以那样来画。后来临摹大师们(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等)的画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常德师范读书的几年中,有幸受到山水画大师余绍德、周建平的谆谆教诲,从此他的国画技法得到较完整的学习与提高。
荣誉:
海峡两岸“王子杯”书画大赛中获三等奖。
全国“书画印象”杯书画大赛中获二等奖。
全国师范院校书画大赛获一等奖。
展现出自己的冰雪天地
几十年来,沈爱权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心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艺术上把生活的历程加以升华并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自己的艺术具备强烈的生活气息与艺术感染力。06年,他为了艺术的追求舍弃一切,义无反顾来到北京学习,结交了几位国画大师,并拜中国冰雪山水艺术研究院院长赵春秋为师,在他砚边侍奉。遇到恩师,是他的幸运,从此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长白山、北京等地写生作画,儿时的冰雪梦想终成现实,冰雪技艺突飞猛进,得到质的提升。他的冰雪作品雅俗共赏,独具特色,深受收藏家、大老板、企业、装修公司的喜爱。
对绘画的感悟
在绘画艺术的殿堂里几十年,特别是后十年,在国画技术方面,偶有心得。自认为一位具有独特气质,富于创造精神和力量的艺术家来源于他的多才多艺和富于天赋同时勤于学习和创造的品质。沈爱权在创作中,将古法与今法相融合,造化与心源相贯通,将纯真的爱与自然纯朴的美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新的时代风格。沈爱权特别主张从自然中汲取创造源泉,以富于个性特征的笔墨语言和构图中仔细观察,大胆取舍,让画面与观者产生共鸣,既有亲切的现场感,又符合文人意趣的审美特征。
沈爱权始终坚持,作品要以水墨为上,以朴拙为高,追求大美,于平淡中见古意、深意,营造出意境深邃的画面。沈爱权的冰雪山水作品、笔墨简练、清丽典雅、意境深幽,虽画雪景,却让人无寒冽之感,无畏惧之意,反而是透露出脉脉的温情与无边的宁静和谐。与中国传统雪景山水画塑造的清旷萧疏、冷逸荒寒的世界不同,沈爱权笔下的冰雪山水作品里,雪山连绵、 溪水明媚、寒潭清幽,常见的点景之物是朴拙的木舟、低矮的木屋、高挑的红灯笼、大红的春联。这是一个明净、空灵、 澄澈、平和、远离尘世纷扰的玻璃世界。可谓是:山空有云影,梦暖雪生香。有“好雪片片不落别处”之妙。
这些冰雪画卷是如此纯净美好,不带一丝一毫的世俗尘埃,展卷于眼前, 四季鉴赏,各有不同之妙处,春观其温情暖心,夏观其清凉静心,秋观其怡神清心,冬观其亲切舒心。令人反复回味,历久弥新。在荒天迥地之间,皑皑白雪之中为大众营造了一个终极纯净、素洁、浪漫、温暖的精神家园,这是沈爱权心灵归宿之地,也是人们共同向往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