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电子
> 头条 > 滚动 > 正文

中太镇猫儿沟村试种的200多亩“巨型稻”长势喜人 -ag电子

157

内容摘要: ...

    近日,中太镇猫儿沟村试种的200多亩“巨型稻”长势喜人,就是在连日的高温干旱环境中,高度仍长到1.9米左右,预计亩产量能达1600斤,比同期常规稻增产30%左右。

    两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在“巨型稻”试种基地中,忙碌地收割着沉甸甸的稻穗,所到之处带起阵阵稻浪,金黄一片。

    收割机作业的同时,测产技术人员也在另一处“巨型稻”试种田中开展测产工作。

    四川新界红珊瑚生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兰伟阔说:“这个穗数我查了一下,大概有将近500粒。普通水稻的穗粒数大概在200多粒。那么一般我们的亩产可以达到大概1500至1600斤,这是我们现在的、今年干旱的一个情况下。正常是1600至2000斤的一个亩产量。”

    据介绍,近期四川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巨型稻”能取得这样的产量与它的特性相关。

    兰伟阔说:“像今年的天气非常旱,但是你可以看到巨型稻的这个杆,现在是收割季,杆依然是绿的。巨型稻的根系可以达到我们普通水稻的3倍,普通水稻大概是20公分的根系,巨型水稻可以达到六七十公分。所以它可以把耕作层以下的养分,通过根系输送上来。”

    此外, “巨型稻”稻株粗壮挺拔,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非常适合加工成青贮饲料,而一亩地能产生3吨左右的“巨型稻”秸秆,在获粮食增产的同时,种植户还能增加另一份收入,也减少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问题。

    中太镇猫儿沟村种植户唐久洪说:“这就是我今年种植的巨型稻。今年在这么天干的情况下,效益还是比较可以。一亩可以产到1000多斤,比常规稻可能要多200多斤。”

    据了解,因当地首次试种经验不足,加之受干旱影响,“巨型稻”的实际产量没能达到理想值,但从目前的试种情况来看,“巨型稻”的耐旱耐高温表现良好,为今后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实际有用的科学数据。

    中太镇副镇长母亚敏说:“我镇今年实验种植巨型稻200余亩,与公司签订的统一免费收割、提价回收,也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成本。一亩预计增收500-600元。”


关于滚动的相关新闻

中太镇猫儿沟村试种的200多亩“巨型稻”长势喜人...

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力争让老百姓减产不减收...

网站地图